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国内仅存的完整的古代县级城墙之一。平遥古城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周宣王时尹吉甫奉命在平遥一带驻守防北方游牧民族猃狁,始建平遥城,史称古陶。城垣初用夯土筑建,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经历朝历代多次重修。
城池的四周,由人丁挖筑壕沟,再引水注入,护城河形成了保护城墙的一道屏障。目的是利用宽深的壕沟阻碍敌方的进攻,一低一高形成了双重防御体系。这样的城防加上城头戎器整齐,弓弩齐备的守护兵勇,一旦有警,则戒备森严。另外,护城河还是古代的消防设施,就像一座巨大的蓄水池,城门一旦失火,人们可以就地取水扑灭大火,控制火势蔓延,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正是这个道理的例证。
平遥城墙有六座城门,俯瞰如同一只静态的神龟,故又名“龟城”。
首先是刚进南门两侧的水井,代表龟的眼睛;平遥上西门街加上西门形成龟的右前肢;上东门街和上东门形成龟的左前肢;东西大街加下东门、下西门形成龟的两个后肢;颈椎较短,代表颈椎的此段道路两边都是小巷;胸椎两边有肋骨,所以此段道路两边有对称的宽街道;腰椎短且需能自由扭动,所以从大十字到小十字的这一段代表腰椎的道路两旁连小巷也没有;荐椎上边长,下边短,所以从北大街到北门代表荐椎的道路两旁,靠北大街的老爷庙街和吉祥巷宽而长,靠北门处两边都是些小巷,北门代表尾椎部分。一代代平遥人借神龟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吉祥长寿、永世无恙,这也折射出古人对龟的崇拜之情。
每座城门外都筑有瓮城,这是为古城的安全而考虑。瓮城是建在大城外的一座小城,用于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分内外两个城门,呈90度。
从科学的角度讲,平遥古城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风沙比较大,这样可以防止风沙直直地侵袭古城内街道;从军事防御的角度讲,战时开外门诱敌进入,当敌人攻进了瓮城的第一道门,万万没想到里面还有一道门,这样守城士兵便能居高临下,四面组成交叉射击网,给瓮城内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采用“瓮中捉鳖,关门打狗”的策略。古人的这种战略头脑在我们现代人想来依然觉得匪夷所思。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如今血雨腥风不再,然而古城墙却烙下了永远的印记挥之不去。
城墙外每隔50米左右建有一座突出于墙外的马面,从建筑的角度讲,马面既加固了墙体,使整座古城坚固墩实,更重要的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敌人如果攻城的话,处于马面间的守兵可以从一个正面及两个侧面来攻击敌人,使之腹背受敌,这便是军事上所谓的左右夹攻,旁敲侧击的兵法。每个马面上都筑有一座敌楼,敌楼在平日供士兵遮风避雨,战时则存放武器和军械,借助这些凌空的建筑,守城将士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效地组织火力,以抗击敌人。
城墙上的垛口和眺望孔为射击和监视来犯之敌所用,敌楼是观察敌情,组织火力的瞭望台,城墙上3000垛口、72座敌楼,象征了孔子门下3000弟子、精通六艺的72贤人。军事用途的城墙配以文道之寓意,文武相衬,独成一趣,这一象征更加赋予了古城墙文化寓意,也说明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之影响深远和平遥人对儒家文化的崇尚以及人们厌恶战争、祈求和平的愿望。
平遥城墙如此完善独特的军事设施和设计精妙的防御功能,守卫了全城的安全。平遥古城墙像一部厚重的“历史教科书”,记载着晋商繁荣的历史。站在城墙上,俯瞰整座平遥城,看到的几乎都是明清两代保存到现在的票号、钱庄、当铺、布庄、烟店、商号及民宅等,与城墙相互衬托,古城风貌依然可见,其中穿梭着的人群如同穿越回当年。 如今我们能有幸站在这个地方,不得不感谢这座城墙及曾经守卫在这里的每一个兵士。
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城墙阻挡金戈铁马的入侵,是浴血抗击敌人的屏障,是平遥古城最忠实的守城者。